探照燈是如何發展演變而來
什么是探照燈日文: サーチライト(探照燈),英文:Searchlight ,德文: Suchscheinwerfer ,探照燈是一種裝置,具有強大的光源以及一面能將光線集中投射于特定方向的凹面鏡,考慮裝置的體積、重量與操作方便,探照燈多數附有腳架或是可移動的載具,大型探照燈甚至有專用的卡車做為載具。借助反射鏡或透鏡使出射光束集中在很小的立體角內,從而獲得較大光強的燈具。
國際照明委員會規定,探照燈是出射光束的半峰片角(在通過最大光強的一個平面上 ,最大光強與 50% 最大光強之間的夾角 )小于 2°的投光燈 。約在 1870 年,世界上就出現了以碳弧燈為光源的探照燈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探照燈主要用在夜間為高射炮搜尋攻擊目標 。

現代探照燈主要用于船舶航行(如船用探照燈)和信號標志。探照燈種類按光源分以往一般以鹵鎢燈為光源,也有以超高壓汞燈、金屬鹵化物燈、超高壓的氙燈和 LE D 為光源的。目前主要以及最近的光源就是 LED 。
按結構設計分可分為手提式探照燈、便攜式探照燈、遙控探照燈、移動式探照燈、固定式探照燈。按功能分有防爆探照燈和不防爆探照燈。
探照燈發展歷史 19 世紀,探照燈開始在于軍事方面使用,日俄戰爭時雙方的海軍戰艦都用探照燈于夜間搜尋敵方小型魚雷艇。探照燈也常見于海防岸炮陣地與空防部隊。一次大戰 Gen. J.F.C. Fuller 首次使用探照燈制造所謂的“人造月光”來輔助夜戰,二次大戰時也曾使用相同的戰術。二次大戰時期探照燈曾被大量使用于對抗敵方的夜間空襲。當時的防空炮兵同時使用兩具探照燈,由探照燈的仰角可以用三角函數計算出敵方轟炸機的確實高度,然后用以設定高射炮彈信管,達到最大的效果。
探照燈對使用光學式投彈瞄準器的轟炸機也能造成相當程度的干擾。二次大戰時期通用電氣制造的探照燈使用陀螺儀式的燈架,直徑達 152.4 厘米鍍銠的盤狀凹面鏡,尖峰輸出達 8 億蠋光的碳電弧光源,專用的 15 千瓦的發電機,有效照距可達 45 到 56 公里。由于電子監視設備技術的發展,探照燈的軍事用途日漸減少。后來多數用于廣告,例如汽車經銷商的促銷活動、電影的首映等。現今的探照燈也應急于工業行業,主要應用于:電力、冶金、油田、石化、公安、消防、軍隊、鐵路等行業和大型工廠、運動場等場所。